2025年01月18日
微信

文旅 | 上海徐家汇圣衣女修院

作者: 田玖恩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3年09月04日 09:13 |
播放

圣衣女修会介绍

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(原上海电影制片厂),现上海电影博物馆广场的北侧,有一座米色的小楼,从马路上看,小楼被树林包围,若隐若现。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,这里竟然是天主教圣衣女修院所在地。

cuuginbvwjsdshas9v.jpg

圣衣女修会本名加尔默罗会,也叫迦密会,是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。此类修会规定会士必须家贫,不置恒产,以托钵乞食为生。

加尔默罗会因12世纪中叶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(即迦密山)而得名。加尔默罗会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修院,包括男修会和女修会(15世纪建立)。加尔默罗会是天主教各派中教规最严格的隐修会,进入修会严守“听命”、“神贫”、“贞洁”、“静默”、“斋戒”。

13世纪,加尔默罗会迁移至欧洲。1378—1417年,罗马天主教会大分裂期间,该会衰落,16世纪,经西班牙圣女大德兰和圣十字若望重整而复兴,另订持守祷告、苦行、缄默不语、与世隔绝等严密规戒。圣女大德兰、圣十字若望和圣女小德兰是此修会的三大圣师。

天主教比起基督新教,神秘色彩更浓,据说圣母向该修会的会长显现,并授以“圣衣”,故加尔默罗修会又名“圣母圣衣会”。 圣衣女修会在世界上的影响很大。

圣衣女修会的故事

圣衣女修会入会要求极为严格,甚至是苛刻。修女们必须绝对吃素,并且绝对沉默,只能够跟修院的领导包括带领的姆姆有必要的工作上的简短交流,此外,一生都在静默中度过。她们全身心沉浸在祈祷中,有人说她们训练祈祷到了甚至在睡梦中也处于祈祷的状态中,常人无法想象。

圣衣女修会进入中国

清同治八年(1869)女修会传入中国,首批修女自法国来到上海,暂住徐家汇王家堂。1874年,修道院于土山湾三角地建成。原建筑在文革时期被毁,现存建筑为2009年按旧址原貌重建的修女宿舍楼。

现在主楼的位置就是原来圣衣院内的礼拜堂位置,2009年重修时,为了避免地铁11号线对建筑主体的影响,修女楼位置朝东北方向移动,至现在位置。圣衣院的这个建筑屋顶还开着一排天窗,是典型的十九世纪法国农舍风格建筑。据说这是徐家汇历史上最悠久的尚存天主教建筑。

cuugjzby5m32clpgqj.jpg 

据说当年能够进入修会的女孩子都要经历一个特别的仪式。年轻的女孩子打开门,就有一个漆黑的走廊等待着她。修院的姆姆会为她准备一只蜡烛,她在门口拿着一根蜡烛跟爸爸妈妈告别,从此孩子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。爸爸妈妈可以来探访,但是探访的严格程度比监狱还严格。有人说十五年才能来探访一次,但却不能跟孩子见面。探访室有折射镜,爸爸妈妈透过折射镜可以看到孩子,而孩子完全看不到爸爸妈妈。修女们过着最严格、最虔诚的修道生活。她们也做很多劳动,包括编织、女工等,但劳动的时候也在祷告。她们非常注重内修。

一位基督徒老师介绍说,很多人不能理解天主教的修道生活,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弟兄姐妹不走到外面做光做盐,但是他们默默为世界上无数被忽略的人和事祷告,他们也是支撑这个世界的栋梁。比如,18世纪末,法国加尔默罗会修女为结束恐怖统治而祈祷并献身,上帝垂听了她们的祈祷。

1953年,中国与梵蒂冈断交,修会关闭。目前这栋遗留的修女楼也是长期处于关门状态,人们只能看到建筑外墙。 但这座小楼与周围的高楼大厦相比,在这个城市中独享清幽。

参考资料:上海报线 https://sh100.online.sh.cn/content/2018-09/26/content_9043502.htm

 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